响应面法优化白芷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三) 对预测工艺条件进行修正

3.3 响应面分析
应用Design-Expert.V8.0.6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面法得到白芷挥发油得率与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优化油提艺及氧化研究三维效应曲面图,如图5~图10。白芷由图可知,挥发活性白芷挥发油得率随着液料比、取工其抗浸泡时间、面法提取时间和粉碎粒度的优化油提艺及氧化研究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白芷变化趋势,各因素间的挥发活性交互作用明显,与方差分析的取工其抗结果一致。
3.4 优化提取参数与试验验证
通过建立的面法数学模型分析,可预测得到白芷挥发油的优化油提艺及氧化研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19.67∶1mL/g、浸泡时间为2.28h、白芷提取时间为5.36h、挥发活性粉碎粒度为66.14目,取工其抗在此条件下的挥发油得率为2.274%。考虑到操作的可行性和白芷挥发油提取的实际条件,对预测工艺条件进行修正。确定最终的白芷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20∶1mL/g、浸泡时间为2.3h、提取时间为5.4h、粉碎粒度为65目,此时的白芷挥发油得率为2.273%,与预测值接近,说明建立的模型真实可靠,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白芷挥发油提取工艺中液料比A(mL/g)、浸泡时间B(h)、提取时间C(h)、粉碎粒度C(目)4个因素与挥发油得率Y之间的关系。
3.5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3.5.1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如图11所示,当白芷挥发油浓度从0.2mg/mL增加到1.2mg/mL,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从16.81%增加到82.12%,其IC50为0.722mg/mL,随着挥发油浓度的增加,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也随之增加,表明白芷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抗氧化作用弱于VC。
3.5.2 羟自由基清除作用
如图12所示,当白芷挥发油浓度从0.2mg/mL增加到1.2mg/mL,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从12.41%增加到68.12%,其IC50为0.882mg/mL,表明白芷挥发油对羟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抗氧化作用弱于VC。
4 结论
基于白芷挥发油的药用价值,以白芷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芷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20∶1mL/g、浸泡时间为2.3h、提取时间为5.4h、粉碎粒度为65目,此时的白芷挥发油得率为2.273%,说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白芷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可行、可靠。并对在此条件下提取得到的白芷挥发油测定了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的清除效果,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白芷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且随着挥发油浓度的增大,其抗氧化活性增强,并呈线性关系。本研究通过优化白芷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为白芷挥发油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白芷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对于开发天然来源的美白化妆品、食品抗氧化剂和保鲜剂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关链接:白芷,硫酸亚铁,水杨酸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文章
- 2025-05-09
- 橘核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处方和中成药生产中。对橘核的原植物起源、本草考证、品种、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就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2025-05-09
- 4)单因素试验①离子液体种类对提取率的影响于100mL的两口圆底烧瓶中加入1.00g磨碎的未洗阴干沙棘叶,固液比为1∶20g·mL-1),微波功率300W、微波时间6min、微波温度602025-05-09
- 对木棉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做系统分析,为其深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文章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整理与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纳与综述。木棉花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甾2025-05-09
- 2025年4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窦万贵受贿一案。柳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2003年至2022年,被告人窦万贵利用担任新疆2025-05-09
- 6、AFB1最优降解条件的确定由表4可知,二次回归方程的模型极显著,且方程的回归系数R2为0.8992,因此方程的拟合度高,能够正确反映AFB1降解率与孵育时间、孵育温度和酶活力之间的关系,通过Des2025-05-09
最新评论